點擊藍字關注我↑,透析透徹透透氣
電影里兩組人同時都在闡釋只有四個象限,會造成一個人的改變:權力,金錢,家庭,個人。但是,其實是一個人的價值觀,才會讓這個人遇到這四個載體里出現的變化,會選擇與往不同的行動邏輯,我們都是觀念的執行者,不是不變,只是時間未到。
影片里的郭富城(現任處長),對待家庭的觀念為什么迥異與其他處長,因為他認為如果他連身邊的人都不去救,都救不了,如何可以給其他香港人以信心,相信警局有足夠保護他們的決心和能力呢?所以,他會親自去談判,去交換,以贏得翻牌取勝的時間。
影片里的楊采妮(現任副處長),因為對郭富城的信任和義氣,選擇不與其他同儕一樣彈劾和逼宮郭富城,但是郭告訴她,如果她只是因為個人情感,而忘記了游戲規則,那么以后警局里面沒有人會聽她的。所以,忘我是站在高位的人必須有的操守,既然能夠忘我,那么也能忘TA。
影片里的張國柱(前前任舊處長),可以用養內線的錢,將一群前任警察養在海外十幾年,然后成為自己的雇傭軍回來倒戈郭富城。因為他相信錢途和前途會緊緊綁住身邊所有的人,包括前一任處長的兒子,所謂深謀遠慮,只是順著某種洞察人心亦步亦趨。
影片里的梁家輝(前一任舊處長),雖然為了兒子只能出此下策,被迫放棄警局最高職位,但是內心的不甘一直縈繞不去,昨天,因為團隊所以指點上級,今天,因為下屬要重出江湖,明天,因為兒子要東山再起,但其實本質,都是要給自己一個回到權力中心的理由吧,權力可以讓一個人施展才華,放響喉嚨,是多么的爽。
所以,一個人的改變從來不是因為外界的因子發生了變化,而是內在的趨向有了可以鉆出縫隙的機會:一個渴望嫁入豪門的女子,如果有錢整容,自然會抓住這塊敲門磚不放,即便之前她還在那里嘲笑潘金蓮的水性楊花,所謂時過境遷,其實都是謊言,我們早已做好了準備,只是你主動還是被動的召喚或者聽從命運?
一個真心喜歡家庭的女性,怎么會為了彰顯獨立女性的自尊,而在商場上奮不顧身地賺錢,棄孩子的教養與老公的需求于不顧呢?還說什么要給孩子一個DEMO,安全感是靠自己賺來的,連親人都無法信任,也不愿意花時間培養信任,如何能說自己真正喜歡孩子和家庭呢?
權力永遠是好東西,尤其對于一些聰明人來說,與其要和傻子達成共識,不如讓他們乖乖聽話就好。所以,一開始他們就不會真正看重平等議事的規則,他們只是要政治正確的走過場,好令自己的主張得到伸張,他們永遠不會愿意與異己平權:連談判,交換都不愿意,那么只能邊緣和排斥他們咯!還想要改變世界嗎?先問一下自己會被什么所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