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問關于音樂的經典影片,我一定推薦《海上鋼琴師》。坦率的講,《海上鋼琴師》是我看過最多遍的電影。但每次看完一遍,心中涌動萬千卻無從下筆;滿腦子的思緒也不知如何整理,欲罷不能欲言又止。
依稀還記得這是還我上初中的時候,老師在多功能教室為我們播放的一部電影。當時的我們大概只有十四五歲,同學們都圍坐在一起被劇中精彩的斗琴劇情所吸引??吹絼∧┹喆ㄖ魅斯Ц腥说墓濣c,我們還偷偷的抹掉了眼眶里打轉的淚。
這么多年以來,主人公1900的眼神還有臺詞總間歇性的在我腦海里出沒,我想有些它們是要跟我一輩子了。
天堂的名單里,沒有1900的名字;他從未出生,從未死亡,從未存在;1900,海上鋼琴師,一個傳奇中的傳奇。
寧愿一生孤獨,不愿隨波逐流
音樂是在有限的在琴鍵上,奏出無限的音樂
連綿不絕的城市,什么都有,除了盡頭,沒有盡頭
陸地?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一個太漂亮的女人,一段太長的旅行,一瓶太刺鼻的香水,一種我不會創作的音樂。
陸上的人喜歡尋根問底,虛度了大好光陰。冬天憂慮夏天的姍姍來遲,夏天則擔心冬天的將至。所以他們不停四處游走,追求一個遙不可及、四季如夏的地方—我并不羨慕。
阻止了我的腳步的,并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而是我所無法看見的那些東西。你明白么?我看不見的那些。在那個無限蔓延的城市里,什么東西都有,可惟獨沒有盡頭。
我永遠無法放棄這艘船,不過幸好,我可以放棄我的生命。反正沒人記得我存在過,而你是例外,max,你是唯一一個知道我在這里的人。你是唯一一個,而且你最好習慣如此。
原諒我,朋友,我不會下船的。
有時候我會想,為什么我們沒有勇氣像一九零零一樣,選擇在漫天火光中永沉海底,用一次壯烈來獲得永生的自由?
因為我們一直生活在這個“外面的世界”,清楚地看見它的混亂,卻因某一瞬間體驗到的溫情和美好,而心甘情愿地忍受外界所給予的傷害。就因為自己做不到,所以1900才成為了存在于自己思想深處的一種信仰。
生活有太多選擇,哪個選擇是正確的?又或者這種去選擇的意愿是否正確?沒人可以肯定。往往最折磨人的不是已知的苦難,而是未知的恐懼。
還好我們從來都不是天才也不是藝術家,我們都是從堅硬和純白開始學會圓滑和世故。而內心深處所做的種種妥協,也不過是為了好好生存在這個復雜的世界。
唯希望自己能在殘酷時光洗禮中還能葆有一顆赤子之心,在上帝給予的鋼琴上,創作出獨屬于自己的小而美的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