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真熱啊,但還是擋不住曉娛吃瓜的心。
曉娛今天給大家吃吃瓜降降溫,來講講《創造101》吧,
泥萌有看這部綜藝嗎?pick誰???上一期引來最大的爭議,哭了一整集,好像看到《我是歌手》+《快樂女生》的合集,讓人無力吐槽,只想說:“既然買了版權就好好搬啊”,很多人也和曉娛是一樣的觀點,但是看在漂亮姐姐的份上,只能忍了。
槽點一:賽制
《produce》這個節目最核心的概念是:這個節目不再有評委,觀眾將會決定一切。
這個“你”就是我們觀眾,節目中俗稱的創始人,類似于像AKB48這樣的養成系偶像,讓觀眾在參與中可以選擇自己心中的偶像團體,然后可以把她們送出道,幫助她們實現夢想。
而導師的意義就是教學而已,評定ABCDF五個等級是為了分班,就像韓版中寶兒說:分班只是把練習生的實力排出來,好給觀眾參考。因為練習生實力不同,這樣就可以用不同的節奏上課,讓不同的人接收不同的練習,這樣才能進步的更快。
總體來講,《Produce》選擇權攥在觀眾手里,分班對應實力,選手票數對應人氣,兩條軌道互不干涉,觀眾要是樂意選擇實力差的選手,那也是觀眾的自由。
而《創造101》一直在混淆導師評級和觀眾點贊這兩條線。從第一期開始,就把A班劃分為11個名額,然后一旦滿額就開始battle,剛開始不少人表示過癮,但是看著看著……觀眾就想問:導師怎么這么大權力。
后來battle還嫌撕得不夠,又出現了空降搶位的,說雖然她們沒有受過職業偶像訓練,但是也有夢想!于是來踢館…
之前從來沒有的踢館環節▼
踢館選手的出現就意味著有人出局,直接淘汰了F班的三位練習生。
這個人選由導師決定,然而在本來的賽制里,導師沒有資格決定選手的去留,資格全部掌握在觀眾手里。
在第一輪競演舞臺前,照理說應該是16支隊伍選擇8首歌的兩兩對決,由現場觀眾進行投票,勝利的隊伍可以加票,本來應該由小組自主決定的C位人選直接變成了導師欽定。
而且還創造了兩個新的說法——勤奮C位和能力C位。
能力C位還說的過去,可是勤奮C位?因為選手實力之間有差距,所以很多實力差的有可能只是臨陣磨槍,真正勤奮的人,在來參加節目之前就已經準備好了。
然后導師在這一期的存在感完全壓過了選手,變成四位導師分成兩組帶領戰隊battle,獲勝導師可以拿到「最具慧眼伯樂」的稱號,這感覺像是看到了《中國好聲音》。
但是票數不公布,完全不透明,輸贏結果也沒有說服力,一般會在競演舞臺會公布現場票數,《創造101》完全沒有,只簡單粗暴打一個“WIN”在大屏幕。其實這個票數也是可以讓練習生知道自己的人氣差距,和尊重公眾千里迢迢過來投票。
因為沒有票數統計,《紅色高跟鞋》組輸掉的時候彈幕都在質疑,不少網友也公開吐槽黑幕↓↓↓
投票
上一期大家應該都很驚訝,為什么朱天天能夠從80多名上升到30多名,是因為她巨大的人氣嘛?不是,很多人反應身邊沒有人投她啊,她的官方粉絲站,粉絲1萬,數據站粉絲17,個站的粉絲12,最大的站子集資了一周集資了50塊……
連一亮相就是車禍現場的葛佳慧,人設都已經崩坍了,還進了14名。
最近在一條瓜博看到很多人投票說票數不增反減↓↓↓
這個操作666啊~~
說了這么多,曉娛想說既然花大價錢買了版權,為什么不直接躺在前人已經摸索出來的經驗呢。
大家看了這么多年這么版本的選秀節目,最終折戟在《Produce 101》不是平白無故的。
很多想pick的小姐姐喝口水回來就發現節目變天了,甚至不知道自己是該參與進去還是安靜吃瓜。
唉,你們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