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在國內火起來應該是從2012年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的推出開始的。而被多年看膩了各種選秀節目包圍的人們,面對《爸爸去哪》這種在國內首次出現的接近真實生活的節目,瞬間眼前一亮,原來綜藝節目還可以這樣有趣生動,而不是一味赤裸裸的煽情、悲情、苦難。
隨之,國內一夜之間真人秀節目如雨后春筍般紛紛登臺,但是一路看下來,人們的審美會不斷被拉低,視覺嚴重疲勞。千臺一面,總是在炒相同的設計和套路,各類大大小小的明星粉墨登場,而被關注的依然是那幾個老面孔,因為個人的流量就是收視的保證,從而個人的曝光也更加頻繁,形成良性循環。沒有露臉的機會就意味著個人的價值被流動的市場所淘汰。
而也有人是反其道而行之,王菲就是唯一這樣做卻永遠被關注的那個飄忽任性的人,神一樣的存在。
明星很多,而天王天后就屈指可數,王菲是唯一充滿個性、爭議、卻依然高貴隨意得生活的天后。
她不需要去過分、刻意討好誰,因為她在歌唱事業上的成就已經足夠支撐她的任性,而她生活中的紛紛擾擾本身就足以吸引各個媒體的熱切追蹤,所以她沒有正式參加過任何一檔真人秀節目,因為她的個性也因為她不缺錢。
從內地搖滾巨星竇唯、到謝霆鋒、再到李亞鵬、經歷了幾代男人的洗禮,王菲始終沒有委屈自己的內心,她只對自己的內心忠誠,而不是為了世俗的眼光。
如今回歸原點,與謝霆鋒生活安穩的王菲也開始不那么排斥公眾,因為湖南衛視的一則通告令眾生嘩然。王菲也要參加真人秀了。
在綜藝爆棚,真人秀泛濫之時,王菲的加入無疑是最大的焊點。因為她的個性和以往的習性與真人秀中需要配合的場面產生沖突,然而沖突本身就是話題、就是焦點,從而實現流量轉化。而促成王菲現身的原因無非有兩個,一個是節目與音樂有關、這樣王菲融入節目時不會太難,內心的掙扎應該會大降低。
而第二個原因,就是傳說中的8000萬報酬。有錢能使鬼推磨,何況是一紅塵中人。
天價的數字,背后突顯的是個人品牌的號召力。人們常說做自己喜歡的事同時又能掙錢就是最大的快樂,而這次王菲參加音樂真人秀節目恰恰符合一切理論標準。
天價的回報,不能不說是最強的核動力,而音樂只是順便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