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她經濟”的興起,市場產品給予女性更多的關注度,在綜藝節目的范疇中,一系列的女性題材扎堆出現,《創造101》《送100位回家》《女人有話說》等節目的播出讓女性綜藝被推上風口浪尖。值得注意的是,在一系列的女性綜藝中,聚焦于母親身份的節目一改歌功頌德的老路,重新定義母親形象。
在傳統的媒體視角中,母愛一般被奉為神話,置于高位,母子(女)關系更多的是一種承載血緣的倫理關系標志,有明確的上下等級區別。無論是溫情脈脈的生活日常,還是苦難情境下的堅忍偉大,母親、母愛均以一種慣常的高度呈現,對于女性生命個體的關注較少。母親節來臨之際,深度文娛盤點了近期市場新出現的“媽媽類”綜藝,從處在不同人生階段的媽媽角度出發,來看這些節目如何打破刻板印象,還原一個立體真實的媽媽形象。
多檔年齡層切入,共織當代母親圖鑒
親子類綜藝走進大眾視野后,反映代際關系的節目因為直擊社會現實,滿足受眾情感訴求收獲了不錯的成績。從懷孕分娩到養大成人,再到結婚生子,母親一直在子女的成長路上扮演重要角色。同樣,在這段路程中,母子間的磕磕絆絆也是每個家庭最真實的日常,近期熱播的綜藝節目就從多個年齡層的母親切入,全方位還原最真實的當代母親圖鑒。
一貫以溫情為品牌路線的江蘇衛視就推出以孕期準媽媽為核心的綜藝節目《我們仨》,它將母親孕育生命過程中的苦辣酸甜,以溫暖的方式呈現在鏡頭前。孕期是母親一生的關鍵時期,它往往包含著一位母親最復雜的情感,有初為人母的欣喜與慌亂,也會有婆媳觀念沖突的糾結,還有可能面臨準爸爸工作忙碌帶來的孤獨不安。《我們仨》將這些孕期的問題帶入鏡頭下,以一種全景式的觀察視角還原當代各色的孕期母親形象,而節目中的“蜜孕小屋”也能透射出當下熱點的社會問題。
同樣,《媽媽是超人》第三季的高流量回歸,也與其顛覆傳統、真實紀錄當代母親形象密切相關。第三季的超人媽媽可謂是千媽千面,一反傳統熒屏母親形象,暖心朋友霍思燕、“老司機”媽媽賈靜雯、熟悉的陌生媽媽黃圣依、被媽媽管教的母親鄧莎。她們正是代表了當下最典型的媽媽,也反映了最真實的育兒現狀,讓觀眾在觀看節目時更容易找到自己的影子。
繼《非誠勿擾》后,孟非將男女嘉賓的父母請上舞臺,用《新相親時代》繼續書寫相親節目的熱度。在這個節目中,觀眾見到了形形色色的父母來到聚光燈下,為兒女終身大事作戰。傳統概念里中年母親一般會與小氣、古板、固執相聯系,而觀眾在節目中看到很多中年母親時尚前衛、開明大度,充滿年輕的活力,這樣的形象讓大家耳目一新,也向社會傳遞著正能量。
與傳統倫理道德對母親德容言功的要求不同,時下熱播的媽媽類綜藝為觀眾還原了當代最真實的母親形象,讓銀屏中的母親重新回歸世俗。
淡化母愛歌頌,建構盟友式母親身份
在傳統社會中,女性的生活領域基本被限定在家庭內部,男主外女主內是一種普遍的社會分工模式,女性很大程度上是憑夫靠子來實現個人的社會身份與職能價值,母親成為傳統女性幾乎唯一的身份標簽,無私地奉獻母愛似乎成為女性生活的全部,母愛也因此被無限地歌頌。
而在現代社會中,伴隨社會對女性職業化的認可,女性被當作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存在,她不再是男人、子女的依附物。從熱播的媽媽類綜藝中,可以明顯看出,節目雖是以母親為核心,但是并沒有反復歌頌母愛。在《媽媽是超人》第三季中,觀眾可以看到瘋狂“寵媽”的嗯哼,也可以看到偷偷幫媽媽的大麟子。在《新相親時代》中,觀眾看到了很多與孩子同上“戰場”追求兒女幸福的新時代中年母親。這些節目打破了傳統煽情的講故事模式,以一種全景式的視角,最大程度地還原當下真實的親子關系與母親形象。
當社會給予女性更多重的身份認可后,母愛也走下神壇,回歸單純與質樸。特別是當紀錄式真人秀節目將鏡頭聚焦于多類型的母親身上后,節目組不再刻意反復地去渲染放大母愛,也不會因為母親在兒女成長中的暫時缺位而故意刻畫母子沖突,銀屏中的母愛重新回歸世俗,更加真實。當觀眾以全新的眼光審視鏡頭下的母子時會意外地發現,如今的母親更多地愿意與兒女建立一種同盟關系,以一種近乎平等的盟友身份陪伴孩子成長,而諸如《媽媽是超人》《新相親時代》《我們仨》這樣的綜藝正是打開了一個大眾重新定義母親形象的切口。
打破刻板母性神話,關注母親個體本身
母愛一直被視作無私的代名詞被世人歌頌,在大多數的藝術作品中,母親經常以一種高大的形象出現,無私的母愛這一文化符號反復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致使女性以母親的身份出現時,總會被潛意識地置于道德倫理的高位,如此形成的刻板印象無形中影響了大眾對于母親個體本身的認識。
真人秀以真實紀錄為最大特征,節目組不會刻意美化母親,讓所有的感情最自然、最真實地流露。在《我們仨》節目中,C醬醬婆婆的出現看似尷尬,卻讓觀眾感受到當代中年母親的不易。她雖然與下一代觀念有明顯沖突,但愿意接受科學。在發現兒子原來可以做一桌大餐時,她雖然面露尷尬,表現出失望,但是在很短時間內就可以接受這樣的事實。
節目組毫不掩飾這一情節矛盾,C醬醬婆婆的形象也并沒有在這樣的矛盾中拉低,反而觀眾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母親,一個更真實的生命個體。她不再是一個高大全的神話,她會因為兒子對妻子的愛而“吃醋”,但是也會因為自身的修養去理解下一代,這正是一位母親最真實的情感流露,這是母愛的另一種定義。
無論是對盟友式母子關系的全景呈現,還是對母親個體情感的細膩描繪,當下的真人秀節目正在為大眾建構母親的新定義,它們帶領觀眾剝開母性神話的外衣,感悟其最真實的情感本能,這也是一種對人性回歸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