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綜藝圈井噴式發展,選秀、真人秀、脫口秀三雄爭霸,各領風騷。
首先說選秀,從《中國有嘻哈》選雙冠軍開創說唱元年,到《明日之子》讓二次元虛擬人物赫茲和人pk,從火爆表情圈的吳亦凡金句‘你有frestyle嗎’,到薛之謙摔話筒,毛不易的《消愁》被億人傳唱,這些現象級話題引爆社會,無一不說明選秀綜藝又一次載譽歸來。
在2005年,也曾同時出現兩檔熱門選秀。當年《超級女聲》選出了李宇春、周筆暢、張靚穎,而《我型我秀》選出了薛之謙、張杰、劉維,雖然后者的人大部分成了綜藝咖,但還是很火。選秀和總統競選一樣,這種形式為娛樂圈、政界選拔了人才,是必需品。
因為是必需品,所以選秀年年有,比如《中國達人秀》《中國好聲音》等節目,而今年為何同時出現兩檔大熱節目,原因很簡單,就是新文化、新技術的產生,催生了新形式。
首先《明日之子》最大的爆點是二次元文化,我們第一次看到二次元人物站到舞臺pk,而95后也超喜歡二次元,所以這部分潛在的人群被大量吸引到這節目中來。而《中國有嘻哈》首次為說唱音樂代言,90后是特立獨行的一代,他們很稀罕嘻哈音樂,所以2個節目大火,根本原因是嘻哈和二次元文化。即便沒這倆節目,也會有另外兩個跳出來,所以人千萬不要驕傲,我們只是滄海一粟,是時代成就偉大。
其次說真人秀,年初,湖南衛視自制綜藝《向往的生活》火爆朋友圈,它讓渴望自由、希望掙脫資本家壓榨的上班族高潮迭起。自此,慢綜藝泛濫,就這些節目,你看一年眼瞎了,都看不出差別。為啥嘞?因為節目除了嘉賓不同,內容都是明星尬聊做飯,素人勉強客串。
俗話說的好,物以稀為貴,體格再棒,喝多了也吐。慢綜藝也一樣,數量太多讓人惡心,同質化內容讓人無聊,所以現在的《三個院子》《青春旅社》收視率低就很正常。
慢綜藝要想再續輝煌,創意才是救命稻草。
2017除了慢綜藝,脫口節目異軍突起,《奇葩說》何炅加入,吐槽生活升級,毒雞湯人氣依舊;《火星情報局》嘉賓陣容不變,吐槽娛樂圈更勁爆,行業八卦依舊是話題之王。
除了兩檔老牌脫口秀,騰訊視頻的《吐槽大會》依靠明星自黑,成為年度最佳脫口秀節目,其中曹云金模仿郭德綱那期,單期點擊率破億。
其實2008年,東方衛視最先搞脫口秀,其中《今晚80后脫口秀》很火;同年,大型禮儀功德脫口秀《天天向上》也同時上線,收視率直逼《快樂大本營》,汪涵歐弟等人爆火。后來郭德綱的《郭的秀》、《金星秀》也延續輝煌,收視長虹。
雖然這些老節目現在很慘,但他們分階段的霸占綜藝收視份額,這說明脫口秀節目市場一直很好,直到《吐槽大會》出現,脫口秀節目全面爆發。
《吐槽大會》收視爆棚3原因
其一:編劇團隊絕大部分來自《今晚80后脫口秀》,段子質量很高;
其二:脫口秀培訓嘉賓時,引入相聲和影視表演技巧,讓明星充分自黑,之后升華價值觀和態度,真正做到寓教于樂;
其三:其實明星自黑有傳統,靠自黑贏取更多粉絲的有楊冪、范冰冰等;而大會請的明星很放的開,也自帶流量,所以節目很紅。
脫口秀節目想和《吐槽大會》一樣火,首先心態得包容,其次是態度真實。
綜藝文化是搞笑的一種,希望不斷有新文化加入綜藝之中,讓我們粉絲能夠享受更有趣的娛樂。
喜歡就訂閱插畫師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