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想象,現在中國本土上播放的一半以上的綜藝節目都是抄襲來的,具體來講基本山都是從韓國“借鑒”過來的。而這種明目張膽的借鑒終于引起了韓國政府的重視,根據韓國最大的中文報業集團《亞洲經濟》報道,由于海外電視臺抄襲韓國綜藝節目已然成風,所以決定采取積極維權措施,甚至會從政府的層面進行解決。
棒子國的一席話,直接將苗頭指向了國內的綜藝節目上面,晚姐只想說其實在明目張膽的借鑒之前,中國還是選擇理性的用真金白銀收買版權的行為,比如說前幾年很火的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以及最近正在熱播的《奔跑吧》和《中國好聲音》。
可以說這幾個綜藝節目是引進的最成功的例子,也讓某些衛視賺足了甜頭,領悟到了一個好的綜藝節目多么的受歡迎。于是大家就開始瘋狂的引進國外好的綜藝節目,也就很少將精力花費在原創上面了,可是好景不長,去年年底出現了嚴重的“限韓令”,這一出現讓各家衛視的綜藝節目都受到了嚴重的影響,紛紛迫不得已開始“原創”。
《中國好聲音》雖然不是收到限韓令影響,只是不再引進版權了,于是我們看到最新一季好聲音變成了《中國新歌聲》,還打上了“全新原創”的字樣。。。
《奔跑吧兄弟》變成了《奔跑吧》,內容還是完全一樣;《蒙面歌王》變成了《蒙面唱將猜猜猜》聽名字總有一種幼兒園小孩子玩游戲的味道,其實內容還是選手唱,評委猜。。。
其實不只是這些,《極限挑戰》和韓國的《無限挑戰》很像,不僅名字只差一個字,就連很多場景都是重合的,當時《無限挑戰》節目組發文斥責抄襲現象,而《極限挑戰》只是回應,綜藝節目難免有相似的地方,我們都是原創的,主要看觀眾喜不喜歡?簡直臉皮厚到家了,難道抄襲還有理了?
《向往的生活》和韓國的《三時三餐》很相似,都是讓明星去鄉下體驗生活,解決三餐問題
吳奇隆參演的《我們的法則》和韓國的《金炳萬的叢林法則》很像,都是讓明星去野外生存。
還有很多《偶像來了》、《我們相愛吧》、《拜托了衣櫥》等等。
晚姐之所以寫這篇文章完全沒有別的意思,也不是說不愛國,只是國內的綜藝節目抄襲現象太明顯了,已經到了可怕的地步,中國不能什么都做二手的,是時候有一點自己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