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只要有錢就可以解決絕大多少煩惱的時代,所以怎樣才能掙更多的錢成了大多數人拼搏的主題。當然,會冠以各種各樣的夢想。
最直接的掙錢方式無非是金融行業,無奈這碗飯真真不是誰都能吃的,個中艱辛難為常人言說,而且很明顯只歡迎有點資本的人。而關于“明星天價片酬”的話題,最近從“影視圈”燒到“綜藝界”。去年曾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綜藝明星片酬瘋漲現象,再次被翻了出來。事實上,隨著娛樂經濟的興起壯大,這條路被越來越多人看好。
所以現在每年一到藝考時候,各大藝考院校現場參加報名的學生從來都是黑壓壓的望不到盡頭啊。大家都擠破頭千方百計的沖破各種障礙,想要在娛樂圈分的一杯羹:
2013年,章子怡參加《中國最強音》時的1200萬元片酬,還曾讓市場震驚。到了2015年,那英在第四季《中國好聲音》的片酬,已從第一季時的1000萬元翻了一倍;《造夢者》的四位導師中僅姜文一人就拿走4500萬元片酬,而黃渤在《極限挑戰》中更是以4800萬元片酬刷新了當年明星綜藝片酬的新高。
同年,鄧超錄制《奔跑吧兄弟》的片酬是每集100萬元人民幣,而韓國版《Running man》的劉在石,1集收入約為6萬元人民幣。據說,鄧超這個價碼還算是“友情價”,國內知名制作公司項目負責人H女士透露了當時綜藝節目明星的市場價格:“準一線明星的價格為2000萬元起,而國內一線大咖的報價都是3000萬元起。”某藝人統籌也透露,“跑男團”中某位男藝人參加其他綜藝節目的要價是“至少300萬元一期”。
至于原因,有分析者認為中國觀眾對明星的依賴也是一個決定因素:“觀眾這幾年已經養成了唯明星論的收視習慣。有明星就有話題,有話題就能贏得收視和點擊。”所以有人說:“明星都是給慣出來的。對觀眾來說,關鍵是現在的節目還越來越難看!”
2015年,全國綜藝節目只有200余檔;到了2016年,數據翻了一番,達到400余檔。隨著網絡綜藝日趨火爆,業界普遍估計,這個數字在2017年將繼續上升。電視臺和網絡的綜藝節目增速明顯,但明星是有限的。大家都想搶一線明星,他們的身價上漲是必然現象。
事實上,有些明星也會感到委屈。很多明星通過抬高身價來婉拒一些水準較差的節目,但后來發現多高的價人家都出得起。現在節目多、競爭大,明星身價自然上去就下不來,而節目的水準也堪憂。
而對于明星當事人來說,一來呢,真人秀節目可以增加明星的曝光率,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二來,這些真人秀節目都是以活動游戲出現,打破了明星一直以來的高高在上的架子,走下神壇的舉動可以讓不少明星圈粉無數;三來,就是最重要的一個原因,這些真人秀的演出費真的高得離譜。
相較而言,一線明星參加綜藝節目會更加慎重。例如,林青霞參加《偶像來了》,劉嘉玲參加《我們來了》,張國立、王剛、張鐵林“鐵三角”先后亮相《王牌對王牌》和《非凡匠心》,陳建斌加盟《一年級畢業季》,隱退娛樂圈多年的李亞鵬去年參加了戶外生存體驗真人秀《我們的法則》……這些大牌明星對參加綜藝節目的要求相當高,還有一些藝人有自己的形象規劃,比如庾澄慶只參加與音樂有關的綜藝節目。因此,即使制作方有錢,要請到大咖明星還是相當困難。
去年九月就有媒體爆料過,范冰冰以8000萬一季的天價片酬參加了《挑戰不可能》排在眾多明星榜首。果然還是范爺霸氣!鄧超也是以2000萬一季參與《奔跑吧兄弟》,雖說與范爺還是有差距的但是這個錢數也是真的不少了。當然還有一些當紅小鮮肉,鹿晗,張藝興等人的演出費也是真的讓人聞之興嘆。
1月3日,廣電總局在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會議上透露,將研究措施遏制明星“天價片酬”!有媒體2016年披露過一組數字,周迅《如懿傳》 9500萬,孫儷《羋月傳》6000萬,范冰冰《武媚娘傳奇》3000萬……對于數字真實性,有業內人士稱,有虛報,但也確有人片酬近億!比如,央視就 曾提到《如懿傳》的霍建華和周迅共拿走1.5億。
當日下午,全國新聞出版廣播影視工作會議決定要將加快推進《電影管理條例》修訂,以及進一步研究遏制明星“天價片酬”的有效措施,促進影視業健康發展等。
也許這種現象是該好好整頓了。科學家、學者、實業家們辛辛苦苦幾年甚至更久都未必能得到的名利在這個行業里得之太過輕易,長期以往未必不會動搖民心民意和國家基礎。日韓雖然猥瑣,在這個方面有過相關教訓后已經制訂出了相應的政策規矩。國內也應該要加速了。